香港公立医院收费改革
- Association Secretary
- 3月2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据报道,为改革紧急医疗体系,香港官员正考虑大幅提高公立医院急诊科非危重病人的收费。据当地媒体报道,当局正在考虑采用两级收费制度,将目前的标准收费从 180 港币提高到 400 港币,适用于不需要紧急治疗的病人。
目前,香港公立医院将急诊病人分为五类:危重、急诊、紧急、半紧急和非紧急。初步数据显示,2023 年急诊就诊人数接近 200 万人,其中超过 95% 属于紧急、半紧急或非紧急。

报道称,据未透露姓名的消息来源称,那些被归类为危重或紧急的病人将继续免费接受治疗,而其余病人则需支付300至400港元,这与私人诊所的平均就诊费用一致。
卫生局局长盧寵茂计划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拟议收费改革的更多细节,而这一消息正是在此之前发布的。急诊科服务收费上次调整是在 2017 年,当时收费从 100 港元提高到 180 港元。

政府顾问、医院管理局管治及架构改革委员会委员林汉霖周一向媒体发表讲话,强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香港医疗体系的不可持续性。他强调了公立医院超负荷运转和医务人员持续短缺的问题。
“香港是全球公共医疗补贴最慷慨的地区之一”,政府承担了97%以上的公共医疗费用。例如,对于一项收费100港元的服务,患者通常只需支付2港元多一点。
相比之下,新加坡为最弱势居民承担了约 80% 的医疗费用。

据报道,除了调整急诊收费外,当局还在考虑对特定服务收取额外费用,包括 CT 和 MRI 扫描,这些服务目前全部由政府资助。盧寵茂局长此前曾表示,非紧急患者可能需要分担这些费用。
为减轻慢性病患者的经济负担,媒体报道称,政府可能对附加服务收费设定年度上限。收费上涨幅度将维持在普通家庭可承受的“可负担水平”,并强调需要建立更可持续的医疗保健体系。
据报道,虽然一些新收费预计将在六个月内实施,但全面实施收费改革可能需要长达五年的时间。在香港应对这些潜在变化的同时,其公共医疗体系的未来仍然是政策制定者和居民关注的重点。
如果您有任何需求或疑问,请发送至service@greaterbayhealthcare.com ,专门的团队成员将很快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