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秘书长提倡改善交通联系以促进跨境医疗
- Association Secretary
- 1月2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1月15日,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港大深圳医院党委书记徐小平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跨境医疗服务融合、加快推进健康湾区建设的建议。

2024年,香港居民来深就医总人次突破10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30%,其中港大深圳医院门诊占16%,住院患者中港人占11%。徐建军在接受《香港01》采访时表示,香港居民来深就医人数的增加,反映出他们对深圳医疗服务的信任度不断提高。他希望深圳加强口岸与医院的交通联系,建议开通深圳湾口岸直达港大深圳医院的公交线路,为香港居民就医提供更多便利。
徐建军还主张扩大“港澳医药设备通”政策。该政策于2021年实施,当年4月6日取得初步成效,首批“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和“磁控可膨胀钛棒”等药品和医疗器械抵达港大深圳医院,惠及大湾区患者。

对于这一政策,徐先生表示,目前深圳惠民保已经推出了2种医疗器械、3种药品和1种医疗器械的赔付政策。他建议将更多罕见病药品等产品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或大病保险,让更多患者受益。截至今年2月,惠民保已将惠及范围扩大到19家医疗机构,包括几家大型公立医院。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最近刚刚开通的跨境救护车转运服务,今年1月首例患者成功从港大深圳医院转运至香港屯门医院,全程不到一小时,全程医护人员全程陪同,转运费用为4990元人民币(约合5297港币)。有人质疑这些费用的合理性以及制定标准。徐建军回应称,这些费用是成本定价,已经获得深圳市医保局等相关部门的批准。他希望跨境支援计划能顺利实施,为香港居民在两地就医提供无缝衔接的通道。

此外,徐文伟呼吁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医保局支持深圳开展国际医疗服务试点,推动国际医疗管理和定价机制改革。他还强调,粤港澳三地需要加强法律和监管对接,包括允许国际人士担任非营利性机构的董事和主要负责人,放宽港澳医疗服务准入条件,支持在前海等地区设立外商独资或合资医疗机构,并直接在前海执业注册。
If you have any needs or questions, please send them to
support@greaterbayhealthcare.com and a dedicated team member will contact you shortly.